EN
CN
November 24

部落格三 ZHU XINGWEI (VIKKI)

不知不觉,RYT200已过半。半程回顾,在体式训练方面,首先是解锁(或半解锁)了一些从未尝试的高阶体式,譬如天堂鸟、扭转天堂鸟,侧乌鸦,坠落天使等。解锁的过程确实让人惊喜。一方面是自己吓了自己一跳——从没想过自己可以;另一方面,在老师的合理科学编排下,解锁也毫无咬牙切齿的煎熬和痛苦——这就意味着瑜伽的确是一种科学,是经由循序渐进的身体累积和合理的体式编排,一步步让身体的关节肌肉等各个部位做好准备,最后进入高潮。当然解锁只是第一步,能够毫不费力和精准做出高阶体式是目标。   其次,经由老师细心观察和专业指导,我对一些熟悉体式有了更深的感悟,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有了清晰的认识。曾经读到一句话,大意说瑜伽所有体式都是由山式演变而来,颇为不解。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通过老师一遍遍不厌其烦纠正我的站立前屈、上犬式和下犬式,以及一遍遍慢速拜日式A和B,我似乎开始感觉到这些体式与山式之间的关联。譬如,我的站立前屈习惯于将背部内收,实际上此时的背部应该如在山式那般舒展,既非向内含胸也非刻意挺胸,就是应该维持在正确的山式里的那个感觉。换句话说,从tadasana到urdhva hastasana再到uttanasana,在肩背这个位置其实用力方向是一致的,与你上半身的直立和下屈没有关系。在老师纠正我从chaturanga到urdhva mukha shvanasana再到ardo mukha shvanasana的流动序列时,山式作为瑜伽体式基准的感觉更为明显。正如老师所说,在做chaturanga时,肩膀就需要展开,而非内缩,如同山式一般。这为后续推胸腔向前向上进入上犬以及推手臂提臀向后向上进下犬做好准备,埋下伏笔。换句话说,这三个动作连在一起绝不是一场随心所欲的意外,而必然有一种内在逻辑。山式中的肩背感觉或许仅仅只是这套逻辑的一小部分。如果要自己来判断下犬式是否做得到位,只需要感受肩背是否如同在山式那样。不过前提是,你的山式是标准的。在瑜伽里,最难的体式,的的确确是看起来最简单的。   到目前为止个人感觉收获最大,也是挑战最大的是关于关节骨骼和肌肉的理论部分。关节骨骼肌肉,作为身体的重要部分,和我们朝夕相处,然而真真切切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很多每天都会亲密接触的部位,我们甚至连名字都叫不出来,更不清楚他们到底如何运作才能让我们运动和生活的毫不费力,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才能做出或做不出一些体式。而了解了关节运动方式,我们才能在练习瑜伽的时候避免关节受伤。了解骨骼肌的活动类型,我们才能聪明地用好力练对练好瑜伽。譬如知道了山式的原动肌是大腿后侧,我们才能在练习山式时有意识地将力量转到大腿后侧。知道了幻椅式髋部的原动肌是臀大肌,我们便可以在需要练臀时加入幻椅式。这些理论最终都将让我们通过练习体式更深入的了解自己。虽然可以认识到这些知识的重要性,然而实际上我也很难说已经彻底消化,尤其是关节骨骼的部分。查阅亚马逊,相关书籍也是五花八门。这确实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去思考和学习。而且,我想还必须在通过观察指导别人的实践中的体会——虽然人人都有骨骼和肌肉,但张三和李四的肌肉骨骼还是会有很多不同。没有什么可以一概而论。任重而道远! RYT200平日班第93期ZHU XINGWEI (VIKKI)

READ MORE
November 19

RYT200 第93期Weiwei

RYT200第93期培训课程,第二个星期结束了,心中有很多感叹,自己怎么就没有早些来学习,一直无法解锁的体式,一一得到了解锁和完美,力量也是与日俱增,一直不喜欢学习的我 ,在下午的理论课上,居然听的津津有味呢,不得不说老师的教学经验很丰富,特别感谢妈妈一样的老师Charlene 和大老师Nicole ,你们辛苦了!接下来的三个星期继续拜托了!加油!

READ MORE
November 19

RYT200平日班第92期Aimee

不知不觉第二周结束了。今天老师拍了侧乌鸦,坠落天使和小熊,尽管小熊我没有做到还没有找到那个支撑点,我会再去多试试找到那个平衡点,我会做到的。因为周三刚教侧乌鸦和坠落天使我也是一样没找到方法,我觉得这不可能做到,身体那么重双脚压根就起不来呀,周四在老师细心的讲解和自己不断练习下终于我找到了那个平衡点,有点小兴奋,今天拍照时做侧乌鸦和坠落天使比自己想象中的好一点,这种感觉非常棒!有一种成就感!每周五的拍照是对自己这周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让你更有信心和兴趣学习接下来的课程,这很重要!早上体式练习,下午各种知的学习让我更深入的了解瑜伽,更确定我会把瑜伽融入到我的生活里,让她变成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谢谢老师们的耐心指导   RYT200平日班第92期Aimee

READ MORE
November 17

带着意识,保持练习 – Yannie

在每周末的一遍遍重复中,上半学期的阿汤就这样悄然迎来了尾声,想着一开始一遍下来的咸鱼状态到现在一遍下来还能再加练一下,从依葫芦画瓢到揣摩要领把动作按自己的身体条件做到最好,不得不说带着意识的保持练习真的是瑜伽路上唯一的捷径。 眼看着身体一点点的锤炼锻造进步还是很窃喜的,chaturanga从下去起不来->能直接推起到上犬->能在序列里保持从头到尾每一个都直接推起,且有意识的去调整腹股沟和肩,简直不要太嗨;前屈跟着老师的指令找到了臀部炸裂,大腿骨插进髋的技巧;提髋跳也在一次次练习中找到了轻盈,不需要过多下蹲畜力,落点离双手也越来越近;站1落脚一步到位,不需要落了之后再蹭到正确的位置去,也能稳稳的站住几个呼吸了;上轮也在伸展带的捆绑辅助下找到了舒适推的畅爽;倒立在下犬找到肩部连接后也越来越稳,越来越有控制;莲花从完全绝缘到打开了缘分的一条缝隙也是有希望了! 还有些体式以为自己做的不错了,结果老师细节指令一下,又找到了酸爽新大陆,比如思过幻椅,转骨盆前屈,直背navasana等等,漫漫长路中一次次柳暗花明,颇有凤凰涅槃的感觉。 一套序列到底的匠心精神大概就是默默耕耘直到一朝惊艳,不追求立竿见影,只管踏实练习,剩下的交给时间,现在的每一步基础积累都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反哺盛放的。 RYT500第59期周末班 2021年11月 Yannie

READ MORE
November 17

阿汤小白的第一课 – Yannie

在200的时候就听老师们经常把阿汤挂在嘴边,做一套阿汤,通体舒畅,“包治百病”,Nelson老师的“穿越很好玩的”记忆犹新,感觉上完500就能飞身大神了。然而现实教我踏实做人,大神的世界是千锤百炼后露了一点成果出来给你看而已,哪里是短短500个小时就能穿前穿后身轻如燕的。是我想太多练太少,面壁幻椅思过去。 在正式开课前,临时抱佛脚的跟了几节线上课,一节课上下来就感觉身体被掏空,整个人都不好了,心想完蛋,后面这每个周末咋整,战战兢兢来到了第一节课,期待中的Nicole老师亲手调教由于疫情政策变成了亲口调教,虽然有点遗憾,练习还是要继续的,和200老师带口令教学不同,500第一天一上来就是同学们自己带口令,自己的预期值没有管理好,就导致了准备不足,课上的有点云里雾里的懵逼,也被Nicole老师点名批评,直接把龟式篡改成了青蛙趴,自己也臊的慌,当晚回家恶补大师的视频及序列纸,总结:老师的话要不打折扣的听和做,真的没有一点水份。 初接触阿汤还是比较有压力和挑战的,频繁的串联,手臂力量,莲花,真是直击痛点,正中命脉,深刻怀疑自己的业障是有多么的不济…不过选择500不就是挑战自己吗,一点点磕,一滴滴累积,总能攻克的,从0到1有了一个的chaturanga,3组1分钟也就有了希望的曙光,还是可以努力拼一下子的! RYT500第59期周末班 2021年10月 Yannie

READ MORE
November 17

呼吸,流浪 – Yannie

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集中修行和求索之路,高呼与冥想的课程和我想象中的有些不太一样,原本以为是跟着指令各种静坐一下午,实际上是先了解一下理论背景,来一套基础体式(也被老师戏称老人操),再跟着简朴的引导词进入呼吸冥想,然后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体验。看起来平平无奇,体验后方知其迷人之处。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有太多的角色,大多时候都是在一心多用的处理各种事情,醒着的每分每秒或主动或被动被填的满满当当,被生活、家庭、工作裹挟着前行着麻木着,我们呼吸着,却又没有真正呼吸着。 但是当你开始坐在垫子上练习,把注意力保持在对当下一分一秒的专注上时,就会开始慢慢找到自我,沉浸在关注自己的呼吸之间,不再想繁杂琐事,不再在意自己的肢体,不再理会身处何地,只是专注一呼一吸,然后放意念去流浪,走到哪算哪,看到什么是什么,给自己的意念和精神做一场瑜珈拉伸。 在这个过程中,我完全放空睡着过,也闪现过一些很突然的画面,比如一片深山老林中广阔的大草原上一座纯白色类似美术馆的建筑,旁边不远处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古树;比如一座云雾环绕的山顶,云卷云舒都是缓慢的节奏;比如一片橙林的一棵橙树上开着白色的橙花,看得清花蕊,闻得见花香;再比如一棵桂花树上的一串含苞待放的桂花,简单又沁人心脾。还有很奇妙的X光体验,随着吸气跟着气流看到自己的脊柱胸腔和肋骨,看见自己的心脏鲜活的跳动着,看着肺像气球随着呼吸伸缩着。这种是抽离和放空,也是更多的专注于“我”,如果说体式练习是在洗髓,那呼吸冥想就是在洗尘,脑子都清明了些。 尝试不留念过往,不忧虑将来,感受呼吸之间带来的沉静,享受心无杂念,活在当下的纯粹,温和的接纳。   RYT500周末班 2021年10月 Yannie

READ MORE
× How can I help you?